也許我們根本沒有人性。說到人性,我只會替自己難過。我悔恨當你走出這裡的時候,我卻走不出去。僅此而已。頁322
 
這部1981年出版的作品對很多讀者來說應該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對看過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1]》的人而言,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意義;不只是因為演出柯波帝的眼遠菲力普霍夫曼獲得了2006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更因為這部傳記性的電影中,主人翁楚門.卡波第(Truman Capote,電影譯做科波帝,但是1981年楊月蓀小姐翻譯的這本書中譯作「卡波第」比較接近英文原音)也是因為此書而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或許比較多喜歡老電影的人會對柯波第另一部作品更有印象,1961年由奧黛莉赫本主演的《第凡內早餐》,是許多人眼中浪漫愛情電影的經典,氣質出眾的奧黛莉更是詮釋這樣一位俏皮的淑女最佳的甜心典範。然而,卡波提改編自這本同名小說的電影《冷血》,書如其名,可就沒那麼歡樂有趣了。
 
本書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它是1966年出版後雄霸排行榜兩週、狂銷百萬冊、至今被翻譯成25種語言的暢銷書籍,更在於它給英美文學界提出了「non-fiction」的寫作觀念,對應到華語文學中,我們稱之為「報導文學」。
非小說(non-fiction)並不是卡波第原創的文學名詞,然而他的這本《冷血》卻實實在在地成為替非小說奠基的經典作品。非小說在英美文學中包含的範圍極廣,從批評到書信都包含在內,我們目前稱之為「報導文學」也僅是其中的一類。這個新起的次文類仍在定義其創作和文學討論的意義,不難看出為什麼許多人在提及報導文學的時候都一致認為本書應當是為其典範的重要作品,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深深認同這個想法,《冷血》是一本非常精采而經典的報導文學。
本書特殊的地方在於,卡波第為了一則紐約時報短短數行的報導,前往美國南方,花費六年時間蒐集案件發生前後的資料、進行調查、訪談,最後寫就這本數萬字的巨著。以新聞而言,雖然同樣是慘絕人寰的謀殺案件,在社會新聞的版面上至多可能留存幾十天,從第一天全版到最後僅用小角落交待結局(當然,台灣的媒體例外),新聞報導不行也不可能把一個新聞變成小說那樣深入、全面全知觀點的文學作品,畢竟純粹而言,「新聞」和「小說」它們有本質和需要上的不同。然而這個界線並非牢不可破,借用陳映真的話,「文學來自於社會且反映社會」,如果一個新聞有其背後的特殊價值,小說自然就會成為挖掘其意義最佳的工具。
2004年美國出版了一本《比小說更奇異的真實故事》(Stranger than Fiction: True Stories),我非常期待看到中譯版本出現,本書搜集了許多看似不可思議的真實事件,旨在說明我們生活的真實世界中,有許多事件是筆小說家創造的幻想更要奇幻詭異。記得在《作家談寫作》這本文集中,有小說家就曾提及她有看報紙蒐集社會新聞剪報的習慣,作為日後寫作的材料。我的重點是,報導文學是新聞和小說跨界的產物,補足了新聞礙於版面和時效性所無法呈現的觀點,讓我們在真實中發現意義。(當然,許多理論家也有過類似的敘述?)
 
問題來了。那「non-fiction」可不可以有虛構的成分在呢?既然是小說,多少總有對場景、情境、心理反應的作者主觀滲透到文字當中吧!那還算「真實」嗎?
這個問題我們一學期的報導文學課都解釋不出來,主要在如何定義「真實」和「虛構」的哲學思辯上,比較難達成每個人都同意的共識。不過勞倫茲在《所羅門王的指環》書中的一段話,或許可以做為解釋:「一個有才氣的作家,在描寫動物行為的時候,不見得應該比一個畫家或一個雕刻家在為牠們作像的時候,更要拘泥於真相,不過這三種藝術家都該知道的很清楚:他們所表現的哪些細節不是真相,這是他們的神聖責任。大概再也沒有比用詩的特權來掩護自己對事實的無知,更違反藝術、更使人輕蔑的了。」
來看看卡波第怎麼處理從新聞到報導文學的方式。整本書閱讀起來真的很像一本虛構的犯罪小說,卡波第在人物的心理和事件發生的各個場景都用了很生動的描述,尤其是對細節的處理上。本書可以大致分成三個部份,在情節和敘事手法上有較多的差異可供比對。第一部分是描寫被害人一家的生活,就跟一般小說描寫好人家的日常生活一樣,對「人」的敘述非常深刻,彷彿是我們認識的身邊朋友一般,這家人的過去、生活環境和所有的大小事件,或悲或喜,都在這裡交代的一清二楚,讀者很容易就建立的基於了解的同情,因為這些都是卡波第訪談被害者週遭親友所得的內容。然而他卻加以全部融合,建構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交錯敘述的手法用在第二部份則突顯了緊張感,延續在第一部份就出現的殺手/被害人,在案件發生之後變成殺手/警探兩邊的發展。在這裡開始對兩名兇犯的過去和心理,以及逃亡經歷做了鉅細靡遺的敘述;另一方面,也把調查案件的壓力和小鎮居民面對兇案的群眾心理做了很精采的描寫,尤其是對話的引用,或許是卡波第訪談所得,卻都變成了一句句的對白。「小說」的精采之處即在於此,尤其是犯罪心理的部份,卡波第重構了兩人的生活史,讓我們對謀害者和被害者之間有同等的理解,而不致偏頗。(平衡報導?)
第三部份則比較有報導的味道,也像有法庭戲的電影或影集,引用各方證言、書記紀錄的同時,也把美國法律訴訟程序的冗長、司法結構的缺失藉由審判的發展,用簡潔的文字敘述給讀者了解,進而提出作者本人對美國法律制度的控訴,也呈現出卡波第對謀殺犯的同情。
 
綜觀全書,正是因為卡波第蓄意隱藏了的「報導者」身分,讓本書的小說味道更加突顯,直到最後又變得有些像深入報導一樣,可以看見作者對相關法令的研究和事件發展的關心。卡波第在書中的影子不過是368頁中開始出現「一位常與他通信的記者」,之後幾段他也有以記者身分出場,但是他的主觀意見則融合在敘述和引用的(或創造?)的犯人自敘中。
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幾乎是以卡波帝採訪這樁謀殺案的經歷為主,所描述其人其事的傳記電影。雖然他同性戀者的身分並不是什麼大秘密,但是許多影評對卡波帝的了解和敘述,尤其是在與本書相關的部份,我覺得是有失公允的。有人說卡波帝在採訪過程中對兩名殺手,或者其中的一名產生「情感」,試圖用同性戀的「愛情」來解釋卡波第何以投注如此多的心力要完成這本書;事實上,與其說卡波第是基於酷兒的同志情感來寫這本書,不如說他想強調的是環境對人的影響,尤其是美國南方的中下階層的社會問題。
本書可以發現,卡波第用了很多心力在描寫其中一名兇手Perry身上,除了對他個人歷史的詳實了解和敘述,也有很多對他心裡的描寫,融合他悲慘的生命經歷在他人生後半段的監獄和逃亡過程裡。卡波第很精采(我覺得是鬼才,簡直是genius)地在描寫Perry和Dick的互動中用了許多中性和陰性的字眼,讓兩人的犯罪生涯多了一絲同志伴侶的柔情,有一對可憐的鴛鴦大盜之感(請卡波第原諒我這樣粗淺的形容)。在卡波第眼裡,他將Perry描寫成一個具有敏感、纖細特質的大漢,內心其實存在一個憤世嫉俗、才華洋溢的工人階級青年;作為一個小說人物Perry被塑造得非常成功,然而現實中的他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同性戀傾向,我到覺得還可以持一些保留意見。
英文維基百科對他的描述就比較中立一些,只有簡單的生平而已;看著Perry本人的照片,不難想像卡波第何以如此被這樣一個多愁善感、命運多舛的青年所吸引。我認為卡波第是因為他們兩人同樣具有才華,卻都又於環境而無法盡情揮灑而產生投射,而且比較起來卡波第人生其實比Perry順遂得意很多,或許也有些同情的成分在裡面;我相信卡波第真的對他的生平做過詳細的研究,但是有多少部分是作者本人主觀的蓄意塑造則還有待討論。
 
本書是非常好的一本報導文學作品,我非常喜歡,它也幫助釐清了我許多關於報導文學non-fiction的概念。其創作的手法和用心也是值得研究者和創作者加以了解和學習的,關於對訪查資料的鎔裁,對細節、場景、人物、心理的描寫,對事實的研究和個人觀點的引入,本書都有諸多可看之處。如果從單純的犯罪小說角度來閱讀,本書也會給人諸多啟發,關於社會環境塑造的「人」,以及司法制度的合理與不合理,卡波第巧妙地把這些都用文字表述出來,因而成為一部文學經典,兼有其市場和藝術性。
《冷血》其實後來在1967年和1996年都有改編的電影版本,加上《柯波帝:冷血告白》,雖然本書在台灣已經絕版,但相信卡波第建立的名聲已經永垂不朽。
 
 
※ 閱畢日期:2006/8/26
書名: 冷血In Cold Blood
作者: 卡波第Truman Capote
譯者簡介: 楊月蓀
出版地: 台北市
出版社: 遠景
初版日期: 1981
讀本再版:
ISBN書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iteligh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