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的時候曾經讀過,過去的高雄一直背負「文化沙漠」的惡名;那時候正好是美術館啟用不久,市政會議也剛通過成立文化局的決議。那是個文化議題跟環保、社會議題一樣開始受到大眾重視的年代。  

時至今日,文化局營運也過了五個年頭(民國九十二年正式成立),配合中央文建會和地方高雄市政府的各種施政計畫,高雄也漸漸有了一個大型國際都會所應有、多樣性的文化樣貌,包含人文、藝術與地景等等層面,都不斷在生根茁壯。雖說我剛好就在文化局成立的那年離鄉背井,到花蓮曲經歷另一種不同的文化環境洗禮,回到高雄接觸這方面業務的這些日子,卻讓我感到非常驚豔,這個城市發展的腳步不只是硬體建築一棟棟的蓋,文化活動也沒有落後,而有許多作為高雄人值得引以為傲的建設。
 
雖然在某些細節和思維模式上還有討論的空間,但我想先就我所觀察到的部分做呈現漢說明,然後再補上一些個人的想法,來回應前面關於文化政策的那個問題,以小小市民的角度試著解答它。要具體而微地把所有高雄的文化現況一次提出,是很困難的任務,所以在這裡我從空間、藝術、推廣和文化建設等四點出發:
 
一、文化空間
換個方式來講,其實應該說是「空間的文化」。以整體的城市空間來說,最明顯的就是建築,做為都市的一個指標,高雄的現代建築其實都還缺乏明確的美感和設計標準,像早期的五十樓世貿到現在的八五大樓,都還是很刻板的設計;而新建的夢時代摩天輪,我認為消費文化複製現象的代表作。但出於對地標的認同需要,他們還是成為了高雄的代表物,一方面覺得可惜,一方面也必須肯定它們對凝聚城市居民意識所起的作用。高雄一直在工業和商業之間面對轉型和市場的創造上遇到瓶頸,因為消費力不夠而無法像台北或台中那樣快速地興建商業大樓並增加就業機會,但是這也留給城市一個喘息、以自己步調做都市發展規劃的機會,只是不知道主政者有沒有看到這個層面,在發展的同時也讓城市的當代建築有更具藝術代表性的發生機會。
 
而高雄的傳統建築,配合文化資產保存的法令,以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政策,其實反而有不錯的表現:例如駁二藝術特區、高字塔等等,從傳統的老舊建築轉型成有特色的藝文空間。而古蹟方面,大部分硬體的保存都還算不錯,文化局結合南部一些古蹟保存校系的學術資源,讓這些舊建築能展現其歷史風華,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在經營方面,比較具爭議的有英國領事館的OT委外經營,因為前後廠商的經營方式和管理理念不同,加上跟公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讓一度風光的古蹟成為燙手山芋,是個很不好的範例;而像舊城這樣的古蹟如何結合地方發展,帶動人氣使其活化,也是棘手的課題。古蹟保存這個區塊成為經濟發展(觀光)與文化價值(教育)兩種觀念衝突最直接的戰場。
 
另一個層面則是我滿想談的空間設計議題,有點牽涉人文地理學的觀念。以室內設計而言,誠品書店大遠百分店和星巴克的進駐,帶給高雄人對室內空間的視覺衝擊,加上一些商業店面帶來的,注重環境氛圍的設計思考,許多購物商場和主題餐廳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許多人也開始關心居家內部的空間運用,讓IKEA在高雄不會太難生存。延伸到外部,店鋪的外型和公共、私人庭園的環境也開始改變,景觀設計讓高雄變得更美好,做為濫觴的城市光廊其成功模式不斷地被運用(當然也有濫用之嫌),使得從空間的角度而言,高雄有一種文化現象正在發生。
 
這個現象正符合文化地理學對地景的論述,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文化是將地景寫入意義的過程。」高雄人有了像城市光廊、愛河、夢時代這樣的城市空間,可以去發生故事,自然也使他們作為城市的一份子,共同參予了發展城市文化的過程。 
 
──下回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iteligh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