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類文明也同樣遲遲不願放棄地球無限慷慨的神話。我們拒絕尋找相反的證據,只願相信資源存在。

 

我們抽取地下水、將河流改道,相信人類可以無限擴張、供給會源源不絕。現在住有世界半數人口的國家地下水位都急速下降了,我們已嚴重透支。

──Barbara Kingsolver,《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四月號

 

 

1970年,在美國的紐約和費城街頭,一群社會運動人士手持標語,透過遊行和演說活動,對全美國的公民和政治人物宣示,他們要一個「健康且可持續的環境」,並且在一系列的行動串連下,促成了後續各個環境相關法案的通過,以及美國社會工業化以來首次由草根發起,對環境議題發出不平之鳴的大型活動。當時Rachel Carson《寂靜的春天》出版進入第六年,戴奧辛和除草劑仍在世界各地被使用,人類正準備迎接第一台電腦的來臨…

 

歷史弔詭之處在於,現在看來當時的環境汙染絕對比不上現今各種資訊設備生產鏈的廢棄物、核能與貴重金屬的開採和提煉,還有食物和商品包裝所製造的大量垃圾。物質文明的進步,追求欲望滿足和衛生便利的過程,帶給人類的是更快速的製程,以及更多的污染。

 

時至今日,40年後的世界地球日已經成為全球運動;我們已經知道汙染不會只發生在自家門前或者僅是鄰居屋瓦上的一片霜,而是隨著貿易和進步的拓展,成為全球生物圈裡物質大交換的一部分。

 

世界正走向毀滅。這股危機感不但應該被正視,更應該被廣為接受。

 

環境議題多多少少會令人感到危言聳聽或者杞人憂天,但經過閱讀2010年四月號的這期《國家地理》雜誌,透過我們生活中最密不可分的「水」的議題,在世界地球日邁入第40個年頭的此時,這顆藍色星球和它的居民所面臨的危機,比許多人所能想像到的要嚴重得多。

 

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自然科學裡提及生命的要素,小學生都會琅琅上口:陽光、空氣、水。如同這期總編輯的話所述,「做為一種化合物,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簡單:兩個氫原子加上一個氧原子。……這種「我們賴以維生的不穩定分子」未來只會變得更加不穩定。到2025年,有18億人將生活在缺水的地方。」

 

汩汩流出的自來水,便宜、方便、乾淨,卻因此讓我們忘記了遠古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更忽略了當代淨水技術發展與水資源管理與我們每個使用者的息息相關。這期雜誌先由國家地理一貫動人的攝影圖片,帶領讀者進入「水的世界」,再由統計數字的觀點切入,直接地提點我們關於用水的種種現況。

 

幾篇專門的撰述則帶領讀者一窺水資源背後的科學、農業、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議題──人體的三分之二是水分子,而在這個我們一手建立的文明世界,萬事萬物與種種需求都脫不了水的參與。《國家地理》雜誌的編輯群與國家地理學會看見了這個再明顯不過的事實:水資源管理與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相較於石油、金屬、煤等天然資源,我們每日飲用、灌溉、清潔的水,才是最切身且更須投入關注的議題。

 

這期的雜誌配合世界地球日的專題,更讓我們去反思環境與自身的關連,以及從己出發,如何能更善盡每一滴水的功能,透過這無色的液體看見世界彼端的水資源問題,並且決定我們希望地球擁有怎樣的未來。

 

 

 

書名: 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中文版

出版地: 台北市

出版社: 海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期號: 20104月號

參考資料: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世界地球日:http://www.earthday.org.tw/node/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iteligh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