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的概念,與所有財務安排一樣,與所有道德行為的規範一樣,事實上也與語言本身一樣,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而人類社會是一組複雜的想像構造。心理構造變化萬千,對心理構造為真者,對債也是不假;既然它是心理構造,我們思考的角度將改變它的運作。196

 

        虛假的金錢,真實的危機(金融危機overview

  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發生之後,一連串的全球性金融衰退,讓所有與這個體系掛勾的每一個人(幾乎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深刻體會到自身在金融海嘯只能無奈地隨波逐流,整個經濟體系的崩潰在學者、資本家、投機者的操作下,斗升小民只能無奈地接受通貨膨脹、失業和稅金被拿去餵養資金黑洞的怪異現象。經濟學已不再是學院裡的理論,而是實際生活嚴苛的挑戰。

 

    這一切怎麼發生的?

 

    金錢(鈔票、硬幣、存摺裡的數字)從來就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這點在中學時期我們就曾學到,公民與社會裡的「金本位制」,對一心只有聯考的學生來說概念太過複雜,亦不必要。千辛萬苦考上大學,若非商管學院或者是營養的通識學分,大學生也不太選修經濟學相關課程;直到畢業後面對就業與貸款的問題,成為失業率數字一部分的我們,看著接連倒閉的銀行甚至國家,以及越來越少的機會和越來越低的起薪,在實際不過的「賺錢」這件事成為切身的壓力。

    開始是簡單的交換行為,你有我無,滿足彼此的需求;自從人類不再以物易物之後,貨幣成為共同的語言、基本的單位,同時也從計量物件的價值本身,變成衡量與滿足慾望的工具。發展至今,人類社會用黃金定義所擁有的財貨,中文裡的「金錢」;同時金錢又變身成為債券、股票,我們用它進行投資,用錢滾錢,讓數字越來越大,自尊、驕傲與滿足也隨之無限膨脹……

 

    這其中,不只是商業與貿易行為,政府制度、社會文化、通訊科技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被文明發展出的網路緊緊連結,商業文明操控了人類的需求層次,促進消費的結果是增加了需求。我們活在金錢創造的無限迴圈中而不自知,這個迴圈如同加速度一般越放越大;銀行幫我們定義了「信用」,我們用它交換金錢,在刷卡和支票的世界交換著數字,而這數字早就超越最初可用來定義它的黃金。當債權到期,銀行、公司和個人一樣付不出錢來,如滾雪球般地拖垮了整個金融體系。

    屆時我們才體認到,再沒有東西比金錢更虛無。所有理論、體系、制度、金融商品,都只存在於定義之中──一個所有人在心理上都認同才存在的東西,看不見摸不到,是全人類集體潛意識所做的夢。但事到如今,我們已不能讓自己甦醒,貨幣交易無法回頭:人類需要食衣住行,社會規範我們要工作才能賺錢,賺錢才能買賣、繳稅,繳稅才能支持政府,有政府才能規範我們的生活和衣食住行的保障……「the show must go on」。

 

        債。做為社會與哲學概念(債的歷史與存在)

    談完了經濟學,來談談哲學。

  在本書中,愛特伍以知識分子獨特的人類學和文化研究取徑,來討論全球金融危機這樣非常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問題。核心的概念從「債」出發,從一系列以其他靈長類生物為本的研究中,回到最基礎的「交換」問題,從中衍生出價值認知的行為本質──只有雙方都同意交換物的價值,交換才會發生──當交換的過程中出現價值的落差,其中一方就會認定對方「欠」了自己某些尚未被滿足的價值。

    交易行為在兩情相悅之下發生,而欠債的一方獲得了當下的滿足,卻必須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上償還──「債」的概念於焉形成。在我們靈長類祖先的時代,以物易物的交換還不致會有太大的欠債問題,頂多是相互理毛、合作狩獵時你幫我、我幫你這樣地簡單;農業社會和文明出現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被我們用貨幣代替,貝殼和穿孔的巨石成為公平的單位。「公平」源自於交換的時的價值對等概念,當交換越來越常發生、對象不斷改變的同時,一個所有人都認同的價值體系必須被建立,與貨幣相結合,「砰!」,我們有了金錢、有了存摺、有了每天上上下下的股票市場指數。

 

        償。金錢所無法贖回之事物(從復仇到全人類的危機)

    另一方面,當債沒有被償還,被欠債的一方很自然想討回屬於自己的東西──「復仇」。復仇來自於不對等,來自於自我認知於實際現狀的落差:人的心裡認定總認為我們理應擁有生存權、安全不受威脅的環境,以及公平的財貨交換行為;如果鄰人、朋友、地方官員甚至國家,用計謀、武力、權力和群眾暴力,強行從我們這裡交換了他們想要的,破壞這種平衡,為了「討回公道」,「復仇」是種種手段的總稱。被倒債二十萬去法院告發,用強制命令要求對方償還,是文明的復仇;愛特伍用西方文學經典裡的例子說明復仇的本質,我們也可從眾多中國古典小說裡找到相應的例子。《虯髯客》「取其心肝而食」並非野蠻,二十世紀非洲和中東許多動亂和種族屠殺,也都來自於同樣的復仇心理──revidicare(《債與償》頁145)。

 

    從「交換」所衍生,「債」、「償」與「復仇」成為人類共通的哲學概念,並且不斷地在生活的各個層面發生。在本書裡,直到了〈還報 Payback〉一章,愛特伍試圖討論的「貸債雙生問題」,條理逐漸清晰,並且從前章經常引用的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作品《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或譯小氣財神)裡的主角施顧己的故事,發展出一個新的預言故事。

    新的施顧己在當代是典型的資本家,擁有跨國企業、過著優渥生活,在愛特伍的敘述下纏繞著他的幽靈已不再是對施顧己個人的過去、現代和未來做諷刺。「世界地球日幽靈」帶著施顧己從過去的古羅馬、中古歐洲到北美開拓時代,看歷史上貨幣政策和疾病所帶來的金融制度崩潰,以及對自然過度開發的情形;而現代當我們擁有科技文明,並且持續關注全球暖化、碳排放和公平交易的議題同時,地球已經瀕臨環境和金融體系崩潰的邊緣,但所有的政治家、財團和企業等當權者卻仍持續掩耳盜鈴;未來的地球則如許多當代的科幻小說所描述的末世,有一個灰暗飢餓且毫無制度的世界,也有一個光明友善以環境科技和自然和諧共存的世界……

 

    老實說在閱讀本書的當下,我並沒有預料到愛特伍關於債償行為的討論,最後會以全球的環境問題作為結論,而且初次閱讀時會覺得從施顧己的故事發想、推引的過程,乍看之下有些牽強。結論似乎也不脫許多環境保護團體所一再倡導的那樣,有關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真的已經快被我們所耗盡。

    但是後來在翻閱前章並一再重讀之後,我發現其實愛特伍的安排是極具巧思且別有用心的,因為在全球金融海嘯的危機當中,許多人──從政府官員、企業主、中產階級到藍領階級──都想知道,問題是怎麼發生的?因為我們所有人都牽涉其中,在全球貿易體系裡,金錢將全人類綁在一塊,你我都超脫不了這樣的束縛。然而從債與償的角度來分析,一切問題竟然都明瞭了起來,這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學之外,從哲學、動物行為學和心理學發展出來的人類歷史,並以文學家以佐證。前面的章節幫我們釐清了問題為何而來,而在最後一章,告訴我們將從何而去。

 

    在全球金融體系在過度膨脹的過程當中,一直將自然資本和生物圈環境排除在外,因此當我們意識到全球暖化的危機時,更應該注意到它與金融危機實為一體,而且解決之道也應當是相互關照的。更重要的是,全球環境的崩潰速度不是我們任何人所能控制或預期的,當毀滅的速度加快,我們失去的將不僅僅是紐奧良的三角洲、亞馬遜的雨林、南撒哈拉的可耕地、格陵蘭的冰河、阿拉伯的石油和太平洋的小島,如此而已。總有一天當整個星球都不適人居的時候,我們無處可去,更遑論有金錢可以花用,有全球貿易體系來支持我們的欲望和需求。

    債與償,不只是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換行為和欲望的滿足,更是全人類之間和這個星球互為整體的思考改變;這是我們不願面對的真相,卻也是毫無疑問在發生的事實──從東方哲學來說,這是全人類的業障。

 

    我其實一無所有,連身軀也不是自己的,我擁有的一切不過是借來的。我並不富裕,我負債累累。我到底該怎麼償還我所虧欠的?應該從何著手呢?197

 

    大自然並非在無情地復仇,而僅僅要求我們還報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iteligh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